- A+
大家都会说,“这要看你什么时分去,不同时节的风光是不一样的。”确实,这就好像和一位气质佳人相遇,初见,赏心悦目,再会,仍旧倾心!美丽的张家界时移景异,不同时节会看到不同的风光。熊希龄新居
在古城北文星街的一个小巷里,距沱江不足200米,总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是一座由堂屋、卧室、厢房组成的平房修建。出堂屋正门有小天井,天井旁为数间厢房。新居居的门、窗、墙多为木结构,其上或雕花或绘图画,造型大方,做工精美。房子不大,但结构精巧,是典型的苗族古代修建格式,极富苗族情调。1869年8月2日熊希龄就诞生在这栋小四合院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

沈从文新居坐落中营街10号,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为典型的四合院,有天井、正房、厢房、前室10余间。新居细巧特别、古色古香、清静高雅,陈设着沈从文先生的影照及墨宝等。新居门上挂有“沈从文旧居”匾额,右边一室,悬挂有沈从文生平的照片,二室是沈从文书稿手迹,左边厢房陈设着各种版本的沈从文作品,正屋中堂挂着沈从文的素描画像。左边房是卧室,是沈从文出世的地方。右边房陈设着大理石桌面的书桌等物。
田家宗祠坐落沱江北岸的老营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为时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苗族员田兴恕率族员捐资兴修。民国初年,湘西镇守使、国民党中将田应诏(田兴恕之孙)又斥斥巨资使之最终修建完工这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氏族祠堂修建群。有大门、正殿、戏合等20多间房屋,并有天井、天池、回廊,还设有“五福福”和“六顺”两门。祠堂大门前有六级用红砂石条砌成的扇形合阶。阶前有一块较宽的空坪,大门修建间,中心大门呈八字形,两边次间均为青砖砌就,原有石象一对、石鼓一双。祠堂正殿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构架,硬山顶,高、深、面阔都是20米,殿柱柱石均为石鼓,猫拱背山墙,正殿门前砌青石合阶,气势恢宏、庄重宏伟。
田家祠堂的戏台为六角飞檐古修建,歇山顶,饰如满意斗拱,左右有次间,是演职员表演间歇歇息的场所。
- 旅游客服
- 旅游请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