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大三暑假到大四实习是一段很长的自由时间。做什么?自然,我想起了我去西藏旅行的梦想和给我21岁生日的礼物,所以我决定去西藏,即使我没有找到伴侣。两个月后,2013年10月21日晚9: 30,飞机缓缓降落,透过经济舱的窗户向外望去。温暖的黄色机场灯默默迎接我——长沙。两个月的穷游,回来了!检查钱包:我拿出2000块钱,飞了400块,钱包里只剩下400块。而且让我有点骄傲,然后整理各种琐碎的行程。
穷游前的准备也很差
首先,这次旅行的各种准备:暑期兼职家教解决经济问题,提前半个月喝红景天预防高原反应,为了省钱买48小时火车硬座.没钱买拐杖、夹克、睡袋、帐篷等。户外装备,背着一个2000元的破书包,戴着15元起的墨镜,一顶在旅游景点买的时候不知道但一直没机会用的红军帽,一瓶去年买的防晒霜,两套换洗衣服。
48小时火车硬座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很少坐火车,从来不挤过春运高峰,也从来不远行。好在沿途风景各有特色,尤其是到了青海之后,沿途风景和湖南大不相同。第一次看到光秃秃的灰山,第一次看到诗人会失声的蓝天,第一次体验没有人工雕刻的壮美湖泊,不得不说,我一直很好奇,很激动。到了西宁之后,我们换上了国内最先进的火车,据说是专门为西藏设计的。它包含氧气供应系统。火车上播放着《坐着火车去拉萨》,《天路》,《我要去西藏》等刺激的音乐,一路到刚认识的邻居,有时还会对着窗外的雪山、牦牛等我找了很久不知道在哪里的藏羚羊尖叫。
我在拉萨做志愿者
拉萨,我来了!下车呼吸了拉萨的第一口空气后,心情难以形容。想大叫,但不敢,因为害怕传说中的“高度对立”,但我和我的同伴在火车上相遇时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对方眼中的兴奋。
为了省钱,我去了我提前联系的国际青年旅社做志愿者。在拉萨,志愿者不具有公益性质,是有时间但没钱旅游的年轻人的一种出行方式。我负责这个青年旅社的“疯人院”五楼(意思是这里很乱,里面的客人都是疯子)。我的职位是护士长,有吃有住,下班休息一天。这里的工作很容易。我每天10:30起床打扫一个小时,然后剩下的时间就在院子里的吊椅上,和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经历,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聊天.在西藏,行色匆匆的藏人很少见到。他们喜欢三三两两地坐在茶馆里,边喝边聊,边喝一壶茶。甜茶和酥油茶装在暖壶里,哪怕在拉萨最著名的光明甜茶屋,一大群人围着一张木桌坐着,木桌上放着一堆零钱。服务员续茶,拿钱自己换,客人们一边享用。利用假期当志愿者的机会,我去了所有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杨茁永措很美,我拍的照片经常被朋友误认为油画。刚到南科的路上下了雪,看到山上瞬间大雾席卷的景象,让我厌倦了长期的知识;林芝的林海雪景美得让人不忍眨眼。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鲁朗,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石锅鸡让我们吃了很多。山南的桑耶寺和拉姆拉都很神奇。布达拉宫的金银首饰让人头晕目眩.
没钱。我是这样来到这里的
这种戏真的很过瘾。看了很多魔术,资金开始短缺。自然,我开始了自己的小生意。拉萨的背包客中,十个有五个不是坐在山上。在青旅认识了很多大神,都是满满的送财经典。从他们那里,我学会了如何识别珠子的类型,如何重新搭配和设计珠子,并了解了拉萨几个批发珠子的市场。我还试图给游客预订布达拉宫门票的建议.
我在青年旅社完成志愿生活后,住在另一家青年旅社,不太好,也不太干净。在那里住的那一周,被不知名的生物咬了一口,满身包包,但是很便宜,20块一天。来的时候发现一个房间12张床有一半是摆摊的,另一半已经摆摊了。“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凌晨4点起床去布达拉宫排队买票,然后回青年旅社休息。中午出去蹦蹦跳跳,在拉萨城里逛了逛,去最便宜的茶馆点了非常便宜的菜,一大群朋友和朋友在周围搜索老拉萨人知道的好吃的。有时候,我在街上走半天,就是为了吃几个炸土豆。吃完我们赶到市场批发摊位的所有小物品,晚上九点,城管下班后,就是我们摆摊的世界。玉沱路是游客的购物街,那里竞争太大,我们集体跑到布达拉宫邮局摆摊。
拉萨有如此宽广的气度。无论你的穿着多么奇怪,举止多么美妙,你都会在这里得到最大的包容和理解。于是,这里形成了一个——“藏漂”、“藏漂”、“北漂”的群体。不同的是,“藏式漂流”并没有对未来“北漂”的苦心追求,对材料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北漂”,我在街边小摊上遇到游客,问自己是学生还是背包客时,总是骄傲地称自己为“藏式漂流”。虽然不算合格,但我一直过着一种带着藏漂的干瘾。
周一“十一”黄金周结束后,我赚了2000多元,我惊呆了。